近期,全國疫情多點散發、多地頻發,航天三江所屬單位駐地北京市、南京市、武漢市、成都市和孝感市等多地出現本土確診病例,不少地區一夜之間“靜”了下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科研生產不能停歇,三江人迅速“動”起來,扛起責任。
兩手抓 不松懈
“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部署,壓實‘四方’責任。”9月2日,航天三江黨委書記、董事長馮杰鴻主持召開今年第3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后續工作進行部署。會議要求,各單位要積極配合屬地政府落實好流調排查、核酸檢測等重要工作,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對出差人員加強管控,研究制定中秋、國慶“雙節”人員管控措施;協調好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的關系,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編制最小化到崗工作人員名單,確保年度科研生產任務不受疫情影響。
9月3日,航天三江接到武漢多個社區通知,要求8月30日以來有孝感市孝南區旅居史的人員向所屬社區報備并落實相關隔離管控措施。行政保密保衛部立即行動,在與多個社區進行溝通后,要求本部及所屬各單位職工主動向社區報備相關行程,積極配合社區主動執行居家隔離、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防疫措施,并暫停了武漢和孝感之間的人員流動。各單位連夜統計,在通知下發半天內完成排查和人數匯總工作。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航天三江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已發布2個通告,從嚴各項管控措施,對重點地區、重點工作和重點人員實施精準管理。如,加嚴北京區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查驗“雙碼”、核酸頻率;從嚴從緊做好人員管控,加強人員出行審批;嚴格執行疫情期間進入航天大廈工作場所人員審批制度;做好聚集性活動及會議防控;倡導員工自覺遵守防控措施等。查漏補缺,力爭阻斷疫情傳播潛在威脅。
“疫”路有你
9月的成都陰雨綿綿,一群人,為了他們的城市,正在默默付出,微電院職工趙曉芹是其中一名“戰士”。
近期,四川省本土確診病例持續增多,特別是成都市疫情仍處于快速發展期。省委省政府號召黨員干部下沉基層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微電院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發動在成都的全體黨員干部,組建“紅色先鋒隊”,到所在街道、社區開展志愿服務。
780戶,3000余人,這是趙曉芹第一天“上崗”的“戰績”。她主動請纓,持續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配合醫護人員做好人員通知,掃碼登記、準確錄入核查信息,引導好群眾情緒……
▲趙曉芹引導居民掃碼登記
設計師鐘全飛跑得勤、行動快,被人親切地稱為“勤務兵”。他負責試管標簽粘貼、核酸檢測掃碼、清理現場,經常奮戰至凌晨。完成社區工作后,他又著手忙科研任務,確保“兩不誤”。
王蕓和汪宗福是一對夫妻,原本在不同崗位的兩人,此次踏上了同一“戰場”。他們協助社區維持現場秩序、采集核酸檢測信息、耐心引導群眾檢測。兩人同框,沒有多余的話語,一句“辛苦了,注意防護”,簡短的叮嚀一樣暖到心底,演繹著別樣“浪漫”。
▲王蕓、汪宗福協助社區采集核酸信息
從辦公室到防疫一線,對微電院“紅色先鋒隊”來說,改變的是工作地點,不變的是使命。“天使白”“守護藍”“志愿紅”,繪就疫情防控最美色彩。9月2日至4日,“紅色先鋒隊”服務14個社區,累計2.5萬余人次。哪里有缺口,他們就出現在哪里,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這座城市。
▲微電院“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
9月5日中午12點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突發6.8級地震,成都震感強烈。經歷過風雨的志愿者們,仍然堅守在一線崗位上,收拾好現場裝備后,繼續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今年以來,南京晨光公司組建8支志愿服務隊,75名黨團員志愿者共開展45場次志愿服務,累計服務數萬余人次,時長近700小時。
今夜有我
9月4日上午,江北公司廠房像往常一樣機器轟鳴。正在干活的汪洋聽到手機微信急促的連續提示聲,打開查看群消息,立即撥通了妻子的電話:“幫我準備一下鋪蓋,我要駐廠。”
“9月4日19:00—9月5日19:00,根據孝感市疫情防控要求,全市靜態管理。除駐廠人員以外,不得外出。請各單位提前做好準備。”一則緊急通知下發,航天三江孝感區域單位吹響戰疫情保生產的“沖鋒號”。
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統籌科研生產計劃,安排駐廠生產人員,準備保障物資……各單位高效安排,及時跟進,沒有“猝不及防”的窘迫。江北公司166名,紅峰公司45名,紅林公司40多名,險峰公司20多名……一聲令下,越來越多的“戰士們”迅速集結。
“我要留下!”紅陽公司王碧昱所在的3D打印班組,產出的都是高價值產品。設備一旦開啟,就要按程序打印完,如果臨時停機,產品就要報廢。他和班組另外5名員工一起駐守崗位。
萬山公司211分公司鉗裝三班組員和設計人員、帶班領導共計25人進廠后便開啟大干模式,拼搏至凌晨1點30分。重工公司60噸支架搬運車需要改制,綜合加工車間機加班長王杰在“靜默”之前,自駕趕去加班留守,一個人“承包”整個車間。
為做好駐廠集中辦公期間的后勤保障工作,多家單位協調社區“上門”進行核酸檢測,提前采購牛奶、水果、方便食品、行軍床等,為“戰士們”提供堅強后盾。
面對新形勢新變化,在武漢,九部成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應急保障組織,梳理了百名“駐崗辦公人員名單”,儲備各類物資。在北京,晨信公司開展“網格化”管理,各成立28支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搶進度、保任務,確保科研生產任務有序推進。
“自9月5日19時至9日19時,在孝感城區范圍內繼續實行靜態管理。”建立人員信息臺帳管理專屬微信群,每日對全員的疫苗接種、核酸檢測、區域路線等進行動態報備和實時更新,防止盲區死角;對因社區疫情防控的需要,居家隔離或居家辦公的職工,及時調整安排工作……當前,按照疫情防控管理要求,航天三江一系列持續有力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三江人正在“靜態”管理下,全力以赴做好“動態”堅守,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文/吳冰玉 李盈盈 吳宇 圖/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