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航天建設所屬華航環境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智慧建造平臺系統,正式投入運行。該平臺以BIM模型為基礎,以工程管理為主線,以物聯網設備為輔助,強強關聯,形成以BIM模型為基座的工程數字化模型,作為車站的基礎運維數據,實現工程數字化交付。
平臺基于GIS+BIM+PM,服務于業主方的工程全過程管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采用多專業交錯進行,包含鐵路、軌道、房建、市政等,地下工程總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分為4個聯合體施工標段,涉及12家施工單位、8家監理單位、4家設計單位。施工過程中,產生了多條道路、管線導改問題,難度大、復雜性強。該平臺通過專業技術和現場物聯網設備,協助業主對各項施工關鍵節點計劃進行數字化管理,滿足業主在工程質量方面歷史可追溯、隱蔽工程不再隱蔽的要求,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
平臺自2021年10月中標后開始研發,2022年1月進入試運行階段。試運行后,先后為各參建單位進行平臺宣貫和操作培訓,并編制平臺操作手冊和平臺管理辦法,輔助業主進行智慧建造平臺管理。
目前,平臺已完成全部功能研發,包含駕駛艙系統、BIM應用系統、PM系統和物聯網集成系統4部分。作為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將在京投集團其他軌道交通項目中推廣。今年上半年,平臺在北京市建筑行業率先實現數字化轉型,已申報并通過國家發改委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初審。同時,在通州區科委和京投集團成立課題項目,為平臺提供圖模量價和廠區協調等技術的創新科研。
華航環境工程建造、工程服務的信息化、產業化發展方向,以數字化、智慧化推進智慧互聯、智慧監管等應用,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貢獻中國航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