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之際,《科技日報》兩會特刊推出“科技賦能強產業”系列報道,展現我國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實踐成果和經驗,探索產業未來發展路徑。3月4日刊發題為《看快舟火箭的“創”與“闖”》的文章,聚焦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文如下:
1月11日,“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天行一號02星”送入軌道。這是該型火箭在18天內連續第四次發射成功。
記者從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火箭公司)了解到,最近一年來,快舟系列火箭創造了“8戰8捷”的發射佳績、7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通過長程熱試車考核、可重復使用技術試驗箭完成垂直起降試驗……“快舟”正在用“創”的思路和“闖”的勢頭加大發力商業航天產業,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2020年,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快舟火箭產業園正式投產。面對我國日益旺盛的商業衛星發射需求,火箭公司充分發揮產業鏈中游角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速快舟火箭由“零售”向“批產”轉型,用創新為區域航天產業發展“闖”出增量。
該公司通過打造通用化、模塊化批產制造方案,鉆研輕量化、標準化星箭適配方案,用高性價比的“貨架式”成熟供給模式,吸引了諸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逐步聚“鏈”成“群”。
在快舟火箭近一年實施的8次發射任務中,有5次執行的是“天目一號”星座批量發射任務。該星座的總裝集成單位就位于快舟火箭產業園對面的衛星產業園。相隔不到百米的距離,給任務溝通協調、星箭聯合試驗等帶來了極大便利。這樣的“群友”合作模式,成為區域航天產業發展的優質范本。
分屬孝感航天產業片區的江北公司、紅峰公司等傳統航天企業,也通過“結緣”快舟,紛紛開始在商業航天領域施展拳腳。
在深耕固體火箭領域的同時,快舟火箭正躋身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新賽道?;鸺九c湖北省聯合成立航天液體動力湖北工程研究中心,陸續打造液體發動機冷態試驗和熱試驗能力,各項關鍵技術驗證正穩步推進。
在這一創新過程中,分屬孝感航天產業片區的紅陽公司和分屬宜昌航天動力產業片區的江河公司、分別參試快舟液氧甲烷發動機、垂直起降演示驗證等任務的系統熱試車、關鍵系統配套等環節,逐步涉足液體火箭領域。傳統航天企業通過“快舟方案”被賦能多元發展動力。
立足固、液運載火箭技術,火箭公司正在結合區域內航天、船舶、機械制造和激光等資源,推進產業創新,建立多元、敏捷、垂直的產業鏈體系。
2023年6月9日,“快舟·銳科激光”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和中國激光兩大IP成功聯手,激光技術正廣泛應用于快舟多款新型號火箭研制。
近年來,快舟火箭多型號研制任務并行,零部件、工裝和工藝加工需求直線上升。對此,武昌船舶重工、華夏精沖等多家傳統產業企業,紛紛以承攬工裝加工、工藝焊接等工作的方式加入航天“朋友圈”,并通過完善航天質量文化和打造航天工業標準,推進自身產業升級。
快舟火箭開放融合的產業思路正逐步輻射更大區域。湖北荊州、襄陽多家企業也承擔起快舟部分新型號外協配套工作。河南省一家器械制造企業通過參與快舟某關鍵技術驗證任務,如今已開始面向社會批量承攬某部組件制造任務,同時將航天質量精神作為重要企業文化??熘刍鸺凇耙暂椛鋷Ь奂保苿痈鄠鹘y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