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三院8359所 質量意識在細節中成長
"師傅,我總覺得手有點僵。"她抬頭對我說。我輕拍她肩膀:"熟練了就好了,按標準化作業流程操作,要把每個焊點都當作藝術品對待。"她深吸一口氣,點點頭,更專注地開始了焊接。
半小時后,她捧來的連接器上,焊點均勻圓滑。焊錫形成的半月形弧面完美貼合標準。“首檢合格!”聽到檢驗員這句話,小楊眼睛彎成了月牙。
誰都沒想到,這個說話細聲細氣的姑娘,半個月后會舉著連接器跑到我的工位前:“師傅快看!這個連接器U形焊杯槽底部有反光。”她把連接器側對著光源,焊杯深處果然粘著殘留透明膠體,這樣的焊杯底部會搪不上錫。我們連忙排查了同批次所有零件,又找出3個存在隱患的連接器反饋給廠家進行了處理。
在質量大師分享會上,她拿著連接器,跟大家講解在拿到連接器時一定要認真檢查連接器的外觀后再焊接,雖然手在發抖,但聲音異常堅定。
現在班組質量宣傳冊上還貼著那張帶膠體的焊杯照片,下方是小楊的批注:“質量是99%的細心加1%的較真。”每次看見新員工圍在一起討論,我總想起她第一次焊接時緊張得發白的指尖——原來那些微微顫抖的瞬間,正是質量意識扎根的聲響。
航天三院159廠 電纜電阻并聯工藝的突破
不久前,電纜研制小組迎來一項極具挑戰性任務:將兩只微型電阻并聯到電纜束分支中。在以往的傳統工藝里,大多僅制作導線分支,很少涉及電阻并聯。由于電阻體積小、引腳硬,連接不當易導致斷路,引發質量問題。所以,如何實現可靠并聯,成了擺在小組面前的一道難題。
面對這一困境,“電阻并聯質量預防”小組成立了,成員包括兩名工藝人員和兩名操作人員。他們深知,對于產品而言,質量就是生命線,一定要從源頭確保整個流程萬無一失。小組集思廣益,提出焊接、壓接等多種方案,并立即制作實驗件進行對比試驗。經過反復測試,他們從電氣性能和機械強度角度,最終確定了最佳并聯工藝,并配套設計了電阻熱縮防護方案,確保電阻在復雜環境下的穩定性。
這一精心制定的方案得到設計人員認可,不僅成功攻克了技術上的難關,還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小組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質量就是生命”。通過這次突破,他們不僅解決了眼前問題,還為未來積累了寶貴經驗。他們堅信,只有將質量預防和提升貫徹到每個環節,才能真正做到“質量信得過”,成為客戶信賴的合作伙伴。